招生热线:

18773273345

13786221687

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牛门洪拳”

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牛官堡武狮”

湘潭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(武术)

湘潭市武术队训练基地


合肥晚报“牛门洪拳”有多牛?

    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,民间的传统武术技艺更是十分丰富。说到肥东地区传统武术的代表,那要数牛门洪拳了。

    两年前,该拳种被列为合肥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如今,牛门洪拳更是“走”出了肥东,该拳种第四代传承人牛和厚虽已年过七旬,仍致力于传统武术的推广。

    牛官堡里“走出”牛门洪拳

    肥东县长临河镇有个星二村,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便有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牛官堡,要知道,这里曾是合肥地区大名鼎鼎的武术之乡。相传,清末,牛官堡先后出现两位德技双馨的武林高手。一位是牛瀚章先生,一位是牛洪川先生。

    牛瀚章先生青年时已练就铁布衫、金钟罩之功。先是从军报国,其后闯荡江湖,威震南北镖局。先生德高望重,故乡人都尊称他“牛三教师”。

    牛洪川先生乃牛瀚章先生之侄。据传牛洪川九岁随慧云大师云游江湖,年近天命才因时势之由返乡,已练就浑身解数与上乘功夫——轻功,踏雪无痕、过水无纹、屋上行走如履平地。洪川大师一生劫富济贫,扶危救困,名扬大江南北,清末有“江淮大侠”之美誉。同时,大师在故里还有接骨疗伤“神医”之称。

    牛官堡武术、武医由这两位大师一代代相传至今。“牛洪川是我曾祖师,后经先祖师牛善璧、牛善平、牛善普先生和先师牛进康、牛和炳、牛进常、牛进瑞等两代人的努力,他们互相切磋,取长补短,增有补无,才合二为一形成今天的‘牛门洪拳’。”70岁的牛和厚这样告诉我们。

    只缘于心中“侠客”梦想

    1945年出生的牛和厚打小就经常听到牛洪川大师的神奇故事。1956年,父亲带着牛和厚正式拜师牛进康,学习牛门洪拳。

    小时候的牛和厚能吃苦、悟性高,深得师父的喜欢。打下良好的基础,牛和厚的武术造诣不断提高,渐渐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“武术名人”。1978年、1984年、1991年,为进一步学习、探索、研究牛门洪拳,牛和厚三赴上海拜访牛和炳、牛进常二位前辈,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,精心点拨,受益匪浅。

    说到牛门洪拳的套路特点,牛和厚说:“简单概括就是低身矮架、近身靠打、动作朴拙、一招制敌。当然,牛门洪拳特别注意练气,练气有两种:一是练,一是养。练气之关键使气运使;养气之关键是使气不动。”“就像我刚刚打了一套拳,现在跟你说话气一点都不喘,这就是练气的作用。”牛老这样对我们说。

    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,牛和厚多次参加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传统武术比赛,获奖无数。

    几地奔波只为传承武术

    牛和厚有两个儿子,其中大儿子牛毅在湖南当起了特警,身手了得。牛老十几岁的大孙子如今也小有身手。在牛和厚的家中墙上,挂着好几张孩子武术比赛获奖的照片。

    如今,牛和厚每周都要跑三个地方来给孩子传授武艺:长临河镇星二村小学、长临河镇上的少年宫以及肥东店埠镇。同时,牛老在湖南湘潭还创办了“洪川问道馆”。

    说到传统武术的传承,牛和厚也坦言“艰难”。“现在的孩子好多都吃不了苦,既然是练功,那就要有坚持吃苦的精神。有不少家长也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,他们不明白练武可以强身健体、修身养性的意义”。

    如今,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东西。对此,牛老很纳闷也很无奈:“真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天天抱着手机看,一来伤眼睛,二来老是坐着也容易得颈椎病。不如花上一点点时间来练武。”

  编辑: 尹茹


武馆地址:

总馆:岳塘区板塘乡摇钱村71号(板塘粮库对面)

九华馆:科技大学北门(锦绣世家斜对面)



招生热线:

18773273345 13786221687 
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18773273345
    • 13786221687
    • 刘馆长 :
  • 馆长个人微信

技术支持: www.jz5x.com | 管理登录
返回顶部 seo seo